找到相关内容687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涅槃论

    不作意,香不作意,舌不作意,味不作意,身不作意,所触不作意,地不作意,水不作意,火不作意,风不作意,空无边处不作意,识无边处不作意,无所有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意,不作意,他不作意,﹞见、闻...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意,不作意,他不作意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以意所寻不作意,而作意也。”  《增支部》十集?七﹝舍利弗﹞(汉译南传大藏经)(A. V. p.9):(阿难言:)友舍利弗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552591.html
  • “杂阿含经”论增上戒学

    、如是说:无施,无说,无善行、恶行,无善恶业果报,无,无他,无父母,无家生生世间,无阿罗汉,等趣、等向,,自知作证:我生已尽、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淳陀!是名黑、黑报,不净...般涅槃阿那含,不复还生。彼当尔时,戍就学戒、学三昧、学慧、学解脱。复于余时,尽诸有漏,无漏解脱,慧解脱,自知作证,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彼当尔时,成就无学戒、无学三昧、无学慧...

    蔡惠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1963708.html
  • 《维摩经》与在家居士的佛法修学

    何等为四?谓信具足,戒具足,施具足,慧具足'。"   佛陀说一个居士具备了信仰、律仪、布施、智慧这四个条件,就可以得到后世安乐,后世解脱。   从"居士"的名义、来源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,...。而且,如果此生的生命充满痛苦烦恼,此生的生活污浊腐化,那么即便念佛再多,来世也未必能够得生净土。所以,怎么解决的烦恼,怎样让现实的生命充实快乐,怎样让生活安然自在,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,也是学...

    体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3684596.html
  • 人王论

    一般都是多生功德的积累。如果孤立地从一世中加以考察,是很难解释为何人成就了人王,而别人却不能成就的,尽管他们当中更有智慧、道德和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比比皆是。   第一类因缘是依于大善功德。人多生以来广行布施,或虽不广行,但对某些特定的大功德人作了某些最为及时的布施。这些布施既可能是财施,也可能是无畏施,经过多生乃至多劫之后,它们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,终于在此生机缘成熟而开花结果,成为人王而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起用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842374089.html
  • 法王如意宝梦境发现小兜率天

    这位导师即是弥勒菩萨的公子,这些眷属都是一来菩萨。以前,他们都曾发愿往生极乐世界,但因舍法与五无间罪的业障,而暂时没能往生极乐世界,就转生到这里。他们逝去之后即可往生极乐刹土了。” 我听了... 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是莲华生大士上首弟子多吉顿炯的转世,1933年诞生在多科地方(现青海班玛县境内)。法王刚一降生,就端身正坐,睁开眼睛,将胎盘犹如法衣般披于左肩,口诵文殊心咒七遍——番...

    法王晋美彭措

    |梦修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08274160.html
  • 出家忧道不忧贫

    严格,不随便宽恕自己,克期取证,以种种苦行抖擞精神,道心之切,非在言下所能形容。   为什么高僧大德要那么辛苦呢?因为今生不开悟,来生不知道轮回那一道去啦!实在是茫茫渺渺。高僧不愧就是高僧,他能...行道,终不念衣食所须,如来白毫相中,百千亿光明其中一分,供诸弟子。”正如意。   唐朝有一位道心坚固的比丘,为了解脱生死,为了开悟本性,因而远离繁华愦闹的人间烟火,独自一个人,步入穷乡僻壤,走入深山...

    释如本

    |出家|入佛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005238201.html
  • 不动佛的法门利益[梭巴仁波切]

    ,它们在你心相续中种下种子或善的习气,之后,无论在或未来世你值遇佛法时,就能了解教法的意义。从而能够实修你所了解的法教,那使你藉由实证佛道而息灭粗细的烦恼,然后你的心相续能成为一切相智。   ...重要——不只在你自己的房屋,还要在你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,以及这世界。这对有情非常重要。    仅仅看到佛的形相或佛像,无论人是不是佛教徒,信不信教,造下了更大的功德&...

    梭巴仁波切

    不动佛|功德|东方不动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09361131739.html
  • 布喻经 - 看看佛陀对所谓圣河的见解

    的、可以在此地印证的、可以得到即时效果的,它吸引人们去察看、它引领人们到 [涅槃] 目的、它可以由有聪慧的人各自领会。’ 他也从信徒团体找到详和,因为他知道:‘圣者的信徒团体是端正、正直、明智、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2240122.html
  • 感受(Vedana)在内观的重要性

    最大的差别所在。由于智者已掌握了真理实相,并妥善地修习,且能正确地审视及他,因此不再为可喜可爱之法扰动内心,也不会被不可喜不可爱之法所害。 修行者唯有完全体认到感受的无常本质,并始终以专注警觉的...长久以来所累积的厌恶习性(patighanusaya)已深植内心的缘故。他不了解种习性反应就是不净染污,还不断地助长它、延续它,终使自己深陷束缚,而任其摆布。 然而,就在人极力想摆脱不愉悦感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1443742.html
  • 第一义海准提国

    你将(蓝)字这么一观想,你整个身心就进入到有相光,然后再进入到无相光中,这叫做“速睹如来无量光”,往生佛国,往生如来光明?了。一般人把这“往生”两个字用在死亡事件上,其实(蓝)字观修得好,此刻此时在...

    首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748931.html